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十二类打击重点
1、威胁政治安全特别是制度安全、政权安全以及向政治领域渗透的黑恶势力;
2、把持基层政权、操纵破坏基层换届选举、垄断农村资源、侵吞集体资产的黑恶势力;
3、利用家族、宗族势力横行乡里、称霸一方、欺压残害百姓的“村霸”等黑恶势力;
4、在征地、租地、拆迁、工程项目建设等过程中煽动闹事的黑恶势力;
5、在建筑工程、交通运输、矿产资源、渔业捕捞等行业、领域,强揽工程、恶意竞标、非法占地、侵占海域、霸占渔区、滥开滥采的黑恶势力;
6、在商贸集市、批发市场、车站码头、旅游景区等场所欺行霸市、强买强卖、收保护费的市霸、行霸等黑恶势力;
7、操纵、经营“黄赌毒”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黑恶势力;
8、非法高利放贷、暴力讨债的黑恶势力;
9、插手民间纠纷,充当“地下执法队”的黑恶势力;
10、组织或雇佣网络“水军”在网上威胁、恐吓、侮辱、诽谤、滋扰的黑恶势力;
11、境外黑社会入境发展渗透和组织出国(境)实施绑架、抢劫、滋扰等暴力威胁侨胞和损害我国形象的黑恶势力;
12、黑恶势力“保护伞”。
“扫黑除恶”这项工作,咱们的校园亦是“战场”!
与传统的涉黑涉恶违法犯罪不同,近年出现的黑恶势力活动逐渐趋于隐蔽,游走于犯罪与违法之间,其组织形态、攫取利益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——“校园贷”便是如此。
校园贷的危害
(一)校园贷款是具有高利贷性质。
校园贷大多标榜短期、小额的贷款活动,从表面上看这种借贷是“薄利多销”,但实际上不法分子获得的利率是银行的20-30倍,一旦陷入,难以自拔。
(二)校园贷款会滋生借款学生的恶习。
学生转向校园高利贷获取资金,会引发赌博、酗酒等不良恶习,严重的可能因无法还款而逃课、辍学。
(三)若不能及时归还贷款,放贷人会采用各种手段向学生讨债。
借贷时学生的个人信息全都被放贷人掌握在手里,一旦学生不能按时还贷,放贷人可能会采取恐吓、殴打、威胁学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,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园秩序造成重大危害。
(四)有不法分子利用“高利贷”进行其他犯罪。
放贷人可能利用校园“高利贷”诈骗学生的抵押物、保证金,或利用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电话诈骗、骗领信用卡等。
因此,大学生们在校的时候,不要相信借贷不用还的说法,要学习金融知识和法律知识,妥善保管好个人信息,不是帮他人刷单,有信用卡的不把信用卡借给别人。校内外兼职要守法,留个心眼。另外网上打油诗一首——“贷款随便花,不要相信他,口袋没有钱,回家找爸妈”。